close
最近日圓啟動另一波貶值走勢,安倍經濟學的成效,也再度引發外界熱烈議論。2012年安倍晉三接任日本首相後,推出了包含大膽寬鬆貨幣政策、彈性財政政策以及成長戰略的三支箭政策。由於經濟出現復甦跡象,讓安倍內閣享有極高的支持率,自民黨也在去年7月的參議院選舉中獲得多數席次。然而,2013年下半年經濟成長率不到1%,顯示先前的順勢似乎出現停頓的跡象,今年第二季甚至衰退6.8%。日經225指數也在去年年底觸及16291後,至今年9月初累計下跌4.9%。資深日本經濟觀察家R. Katz甚至在今年7/8月號的《外交事務》(Foreign Affairs)雙月刊以「巫毒安倍經濟學(Voodoo Abenomics)」為文,警示其前景堪慮。if (typeof(ONEAD) !== "undefined"){ONEAD.cmd = ONEAD.cmd || [];ONEAD.cmd.push(function(){ONEAD_slot('div-inread-ad', 'inread');});} 其實,目前所施行的安倍經濟學,與原本各界的認知是有落差的。具體地說,原本的設計是想治癒日本經濟的箇疾,如通貨緊縮、人口老化、政府負債高、企業投資不足以及勞動生產力偏低等。初期,透過寬鬆的貨幣與財政政策,一方面解決通縮問題,另一方面催生日圓貶值,使企業能從瀕臨虧損轉為獲利,進而提振投資意願,甚至增雇勞工,以便解決長年名目薪資負成長的窘境。如此一來,安倍的支持度必將水漲船高,從而憑藉累積的政治資本進行艱辛的結構改革,讓日本邁入第三支箭的成長戰略領域。但是過去一年,每當安倍面臨需要展現決心,並以消耗政治資本的代價來推動結構改革時,他都卻步了,一次次地流失得來不易的良機。回顧去年6月第一次推出第三支箭成長策略時,2013年上半年日本經濟成長率高達4.3%,安倍的支持度也如日中天,可惜當時安倍在推出成長戰略的政策方向與框架後,就致力於7月舉行的議會選舉,改革方案的細則就這樣給擱置了。另一個錯失的機會發生在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(TPP)上。市場投資人對日本於2013年7月宣布加入TPP談判後均樂觀看待。因為加入TPP不但可以重振日益下降的出口競爭力,而且透過開放市場競爭,亦能迫使國內廠商生產更具效率,提高生產力。然而經過一年,日本仍不願意在白米、牛肉、豬肉等五項農產品關稅讓步,讓美、日的談判觸礁,甚至已經影響到TPP的上路時程。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日本與歐盟正在進行的經濟合作協定(ERA)上,因為雙方對於汽車與農產品的協商沒有進展,而呈現停滯狀態。在陷入以上的困境後,安倍政府終於呼應去年的框架,於今年6月對第三支箭成長戰略提出更詳細的政策規劃。新的成長戰略涵蓋三大政策面向、11類政策方向。對比OECD於今年4月對日本所提出的政策建議,包含提高婦女就業率、降低勞工以及教育的分配不均、降低市場競爭障礙、維持日本產品的國際競爭力、加強創新、進行農業改革、推出環保政策及發展地方特性;以及IMF在今年7月對日本提出提高婦女與老年人及外國人就業、增加風險性資金的提供管道、實施綜合性的公司治理改革、放寬農業及國內服務業的管制、加速TPP的簽結等政策建議,新的政策方向與兩國際機構的建議幾乎相仿。因此,就這次的改革方向來看,安倍確實已準備打破日本過去的封閉習慣,朝著競爭開放的路線前進,透過強化競爭提升效率。可是,政策方向雖然正確,但一些具有爭議性的政策內涵,如勞動市場存在過度依賴兼職勞工的結構性問題,卻依然無解。之所以如此,主要係日本勞動法規太過嚴格,因此廠商幾乎無法在景氣下行時,自由地裁撤正職勞工,導致泡沫經濟破滅後,企業傾向雇用安置相對具有彈性的兼職勞工。儘管他們多具有高學歷,但因為流動性太大,因此企業幾乎不願意花心思培訓,導致兼職勞工從一出社會就開始消耗自身的人力資本,勞動生產力無法有效提升。有鑑於目前兼職勞工占比高達38%,問題若不解決,長此以往還會加劇人口老化的趨勢。資料顯示,日本30歲左右的正職勞工,有70%的人會結婚,但同年齡的兼職勞工只有25%。解決兼職勞工問題,可調整終身僱用制,或主導立法讓企業對於兼職勞工與正職勞工盡可能同工同酬;但新的成長戰略中,僅揭示明年將討論如何讓企業有彈性調整正職員工方案,卻無實質對策。同時,安倍所提出來的新政策版本,尚有許多棘手的問題亟待解決。包括外國勞工的引進等多數政策仍在研擬階段,且兼職勞工方案依然尚未定案;涉及宣示開放產業限制的TPP談判也還呈現觸礁狀態。不過,安倍所提出的新成長戰略,畢竟是一種正向發展,倘若政策落實,長期日本經濟依然有望重現生機。但前提是,安倍必須展現其政治魄力,強力推動難免爭議的結構改革政策,才不會打壞一副好牌。



3718D8A04D900C5D
arrow
arrow

    Eratm9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